2023年7月7日 星期五

【試閱心得】#72《時光裡的醍醐味》


書名:《時光裡的醍醐味:日本文學大師的飲食手記,寫下最富禪意的人生百味》
(原文書名:土を喰う日々:わが精進十二ヵ月)
作者:水上勉
譯者: 詹慕如, 劉姿君
出版:大樹林(2023/07/13出版)

【購書連結】

(1)博客來:https://reurl.cc/8jbr6M

(2)Readmoo讀墨電子書:敬請期待上架

【試閱版心得】

『如果人生是一道料理,你會想讓這道料理呈現何種風味呢?』閱讀《時光裡的醍醐味》時,我的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這個提問。以前常聽人言「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卻幾乎未曾聽過「人生如料理」的說法。縱然有道是「民以食為天」,重點仍擺放在「食」而非「調理」,人們習慣沉浸於品嚐美食的時光,全然忽略了造就這段美味時光,所須歷經的食材生成與烹調過程。

日本文學大師水上勉所著的《時光裡的醍醐味》,既是寫料理、寫烹飪、寫食材,亦是寫人生光景與為人處世之道。作者的文字平實而率真,不使用華麗的詞藻包裝料理的味道,僅以真心、惜物心、無分別心細筆描繪,帶出每一項食材本身獨具的特色與風味。隨著一年十二個月份的節氣流轉,每一篇當令飲食記實的文章,皆是作者以誠摯情意提煉出的人生醍醐味。

為人最難之處其實在於生活。如何把生活過得好,就如同食材該如何調理,才能變成令人讚嘆的美味料理。《時光裡的醍醐味》解析了各項食材的處理方式和調理過程,每個環節的細微之處蘊含著同樣適用於人生智慧的禪意。例如作者在處理芋頭、白蘿蔔這類帶皮的根莖類食材時,不會削去太多的外皮,只因外皮是食材堅強成長的證明、是積累了生命力的象徵、是食材最具土地滋養的部份。惜食敬物的作者盡量將其保留,並以適宜的調味去中和外皮特有的苦澀,讓食材無須去除礙口的部位,即可搖身變成溫和順口的佳餚。一如我們在人生旅程中,總會順應本性將自己不喜歡的部份強行去除,以為只要讓自己乾淨一身便能舒心順遂。然而有時也許轉個念、換個方式處理,在「人生」這道料理中多加一匙糖、少以刀鋒相對,生活也能輕鬆愜意。

在《時光裡的醍醐味》中,作者除了分享自己從禪寺習得的料理手法之外,亦寫出了對孕育萬物的土地的感恩之情,以及人與人之間藉由食物而產生連結的緣份。其中,我特別有感的是作者描寫食材的生命力,與「大正十三年的梅乾回憶」。
作者多次在書中感嘆,販賣種類繁多的現代超市雖然讓各種食材的取得更加便利,卻因為已經經過了篩選和包裝,成了外觀精美的擺飾,而失去了原有的朝氣蓬勃。由於國情略有不同,台灣的菜市場裡仍能看到許多帶有泥土的現採鮮蔬。那一株株未經洗滌清潔的蔬菜,雖然賣相不如超市的蔬果精美,卻散發著無可取代的青綠鮮脆感。無須言語,光是視覺的接觸即能感受到這些蔬菜蘊含的豐沛能量與營養,而這正是作者親自摘取食材、品嚐當令時蔬料理時所體會到的生命力。
「大正十三年的梅乾回憶」雖然講的是作者在醃製梅子時憶起的往事,藉以懷念故人,但我卻從中看到了作者不只與熟識的故人擁有共同的梅乾回憶,也因為書寫了梅乾回憶的文章,而與素昧平生的讀者們產生意料之外的連結。小小的一顆梅乾成為了結緣之神,無論牽起的是善緣或非善緣,相關的當事者在此後的歲月裡只要見到或提到梅乾,都能憶起相同的事件。這也是食物除了擔負起營養可口的重任之外,所具備的最不可思議的力量吧!

『如果人生是一道料理,你會想讓這道料理呈現何種風味呢?』,作者已以《時光裡的醍醐味》一書呈現屬於「水上勉」的人生滋味,尚在摸索個人風味的讀者,不妨放緩腳步、潛心品嚐,或許自己追尋多時的絕妙美味就在《時光裡的醍醐味》之中。

#時光裡的醍醐味
#大樹林出版社

特別感謝:「大樹林出版社」提供試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感謝你的閱讀,歡迎留言和于翎分享你的想法^_^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