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淳:一個被害者父親的真實告白》
作者:土師守
譯者: 陳柏翰
出版:新雨(2017/05/19出版)
書籍分類:日本作品>社會寫實文學
喜愛指數:(這本書的特殊性讓我無法也不忍心做評分)
【購書連結_博客來】
《淳:一個被害者父親的真實告白》
延伸閱讀:《絕歌:日本神戶連續兒童殺傷事件》
【 閱讀心得 】
《淳:一個被害者父親的真實告白》書寫背景,起源於真實發生在1997年震驚全日本的「酒鬼薔薇聖斗」(後被暱稱為少年A)隨機殺人事件,書名的「淳」是事件中的被害者之一、當時年僅十一歲的小學六年級男童,同時也是本書的作者「土師守」珍愛的次子。
這本書是在案發隔年(1998年)作者整理好思緒後親筆寫下的回憶錄,台灣直到2017年才代理翻譯出版。或許是考量這起駭人聽聞的事件可能帶來的影響,台灣雖然也有另一間出版社代理翻譯犯罪者自白書:《絕歌:日本神戶連續兒童殺傷事件》,但受害者(共三位)的家屬各自於日本出版的事件相關回憶錄,卻只有這本書獲選在台翻譯出版。由此可知,出版這類著作真的有不言而喻的困難與顧慮。
而為何《淳:一個被害者父親的真實告白》能獲選出版,我想是書中溫柔的文字,以及在這本書的後段作者主張政府與社會大眾應重視未成年犯罪的重要性的緣故,這一點只要是放置在法治國家都同樣的重要。或許出版社也想藉由這本書盡到推動法案改革、強化未成年犯罪防治的社會責任吧!
無論是否清楚本書的誕生背景,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一位父親對緣分短暫的小兒子充滿溫柔的父愛。
書中前段主要描述作者土師守記憶中的淳的模樣——單純、善良、體貼的孩子。接著敘述夫妻倆發現淳自從告知要出門到附近的爺爺家玩後,直至晚上仍未歸,心裡開始產生不安的感覺。隨著孩子的失蹤時間拉長,土師家平日的祥和歡樂也跟著消逝,取而代之的是不斷四處奔走尋找孩子下落的焦慮和疲憊。
作者用很長的篇幅描述尋找淳的過程,每一個搜尋計劃與過程,宛如不斷堆疊的石塊,逐漸砌成一道阻擋光明的高牆。當「酒鬼薔薇聖斗」事件開始浮上檯面後,這道高牆瞬間崩塌,只留下滿地瘡痍,以及令人窒息且永無止境的心痛。
中後段是作者面對事件攤在大眾之下,新聞媒體嗜血的追查以及諸多空穴來風的揣測,而產生的反感與抗議。亦有對於犯罪者(少年A)的母親在淳失蹤以及確定受害後的種種反應的質疑。這部份可以讓讀者同步思考,面對缺乏公正理性的媒體時,我們是否能按捺住心中對事件的好奇心,給予這些惡質媒體譴責和抵制?
後段主要描述由於這起事件的犯罪者——當時年僅十四歲,是個看似無論做什麼壞事,都能以「不懂事的孩子」作為合理的脫罪理由的年紀——因為受到少年法的保護,犯罪者承受的刑責和懲罰比想像中輕。這點對照台灣近年來發生的重大社會案件,最後審判結果總是輕判的情況十分相似,因此作者在書中寫下對於法律存在意義的質疑和失望等論點,讀來頗有認同感。為了不再讓發生在自家的不幸再度重演,作者希望能透過這本書強力的呼籲現行法律必須改革,希望社會大眾更重視被害者權益。
這本書最後是在淳無法親自出席的畢業典禮中進入尾聲,本應祝福畢業生前程似錦的驪歌成了訣別歌,留下無限的感傷。
我認為《淳:一個被害者父親的真實告白》是一生中必須閱讀的重要書籍,這本書的存在不單只是紀念世界上曾經有過像淳一樣純真善良的孩子,也是毫無修飾地反映出現行法律無法給予被害者保障和公道的照妖鏡。
【關於書封】
《淳:一個被害者父親的真實告白》的書封是一隻大人的手和一隻小孩的手分別落在對角線朝對方伸出,既是表示淳和父親的手永遠被迫分離,也是作者土師守很想繼續伸長自己的手去抓住淳的小手的暗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感謝你的閱讀,歡迎留言和于翎分享你的想法^_^